養樂多這個來自日本的乳酸菌飲料品牌,2002年進軍中國市場時可謂信心滿滿。2004年,他們在上海投資建廠,這一決定為養樂多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隨后的二十年里,養樂多在中國的發展堪稱神速,先后在廣州、天津、無錫等地建立生產基地,同時開設了40多家分公司。
在發展的黃金時期,養樂多的小紅瓶風靡全國,每天能賣出驚人的760.9萬瓶。然而好景不長,近幾年的銷量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到2023年9月,日銷量暴跌至253萬瓶,和巔峰期相比縮水了近七成。
面對銷量斷崖式下跌,養樂多的管理層開始采取各種應對措施。2023年初,他們推出了一波漲價舉措,將主打產品價格上調8.7%到14.3%。這個決定不但沒能挽回頹勢,反而像是給疲軟的銷量雪上加霜。
2024年2月,養樂多上海工廠開始了大規模裁員。一次性裁掉800名員工,占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員工總數從4200人驟減至3400人。但這似乎只是個開始,到了12月6日,更大的變動來臨了——養樂多宣布上海工廠將全面停產,產能轉移到天津和無錫的工廠。
這次關廠對員工的打擊尤其沉重。三千多名員工突然接到停工通知,一時間人心惶惶。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也開始了注銷程序,其業務將由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接手。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養樂多的產品配方也成了銷量下滑的推手之一。小紅瓶里的配料表顯示,除了水和乳酸菌,白砂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不低,每100毫升就含有5.7克碳水化合物。在上海推行的飲料分級制度中,這款產品被打入最低的D級。
這個分級結果讓不少消費者大吃一驚。原本被認為對健康有益的乳酸菌飲料,竟然因為糖分含量過高而被列入最不推薦飲用的等級。隨著消費者對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這款飲品的營養價值。
養樂多的遭遇并非個案。整個乳酸菌飲料行業從2022年開始就面臨著嚴峻挑戰,市場份額和產品均價都在持續走低。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新認知,正在重塑整個市場格局。日本總部為了減少固定支出,不得不對中國區的生產基地進行整合,上海工廠成為了這波調整中最大的犧牲品。
這個在中國耕耘了二十多年的日資企業,從最初的意氣風發到如今的節節敗退,折射出消費市場的急劇變化。上海工廠的關閉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經營策略的調整,更是整個乳酸菌飲料行業面臨轉型陣痛的縮影。
在這場市場變局中,養樂多的經銷商們首當其沖。以前,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穿著藍白相間工作服的養樂多銷售人員,他們推著小車穿梭在居民區、學校、商業區之間。現在,這些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了,不少人開始轉行尋找新的出路。
特別是在上海,養樂多的配送網絡曾經細密如織。從早市到夜市,從寫字樓到住宅區,都能看到養樂多專門定制的保溫箱。那時候,每天早上天還沒亮,配送員就要到工廠領貨,然后開始一天的銷售工作。現在工廠要關閉了,這些熟悉的景象也將成為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