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他爵士隊是一支職業籃球隊,參加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的西部聯盟。球隊成立于1974年,最初被稱為新奧爾良爵士隊,1979年搬遷至猶他州鹽湖城。在搬遷之前,球隊曾兩次獲得西部聯盟冠軍,但在搬遷之后卻始終未能獲得NBA總冠軍。
猶太爵士隊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和21世紀初曾取得過輝煌的成就,兩次打進NBA總決賽。第一場總決賽名人堂成員,五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以其出色的運球技術和傳球能力而聞名
猶他爵士隊以其獨特的文化而聞名,這種文化強調團隊配合、努力工作和尊重。球隊的主場Vivint Arena以其熱情的球迷和家庭友好的氛圍而聞名。爵士隊也是聯盟中社區參與度最高的球隊之一,他們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和外展工作。
猶太爵士隊是一支擁有悠久傳統和光明未來的球隊。雖然球隊在近年來未能獲得總冠軍,但他們擁有一個才華橫溢的陣容和一個堅定的主教練。爵士隊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繼續成為西部聯盟的強隊,并有機會挑戰總冠軍。
猶他爵士的老板是米勒家族,他們和Qualtrics創始人瑞安史密斯達成協議,最終將球隊出售。 根據記者洞腔伍Jones報道,米勒家族這次出售球隊,并非全部賣掉,而是以16.6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80%的股份。 米勒家族仍然持股20%,成為了球隊的小老板。 那掌管球隊35年時間,你知道米勒家族賺了多少嗎?
在1985年的時候,富豪拉里米勒買下了猶他爵士隊50%的股權,也正是那個賽季,斯托克頓進入了聯盟。 到了1986年的時候,拉里圓答米勒買下了另外50%的股權,成為了球隊的大老板,馬龍也正式進入聯盟。 所以從拉里米勒掌管球隊開始,也就是爵士隊輝煌的開啟,馬龍和斯托克頓,帶隊連續19年進入季后賽,還2次打進了總決賽,讓這支小球市成為了豪強。
當年拉里米勒收購球隊,一共用了2200萬美元,這個價格并不算低,因為同期的公牛也不過是賣了1600萬美元而已。 納或在拉里米勒的經營下,爵士隊的成績一直很好,即使是猶他雙煞退役之后,此后的德隆布澤爾時代,再到海沃德階段,以及如今的米切爾戈貝爾帶隊,爵士一直是季后賽球隊,并且是一支極具韌性的隊伍。
到了2009年的時候,老板拉里米勒因病去世,不過球隊仍然由米勒家族掌管。 從1985年至今,米勒家族一共管理爵士隊35年的時間,其中有27次都打進了季后賽,絕對是非常出色的成績。 如今米勒家族用16.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球隊,按照這個比例來算,爵士隊市值可以達到20.75億美元。 從當年的2200萬美元,到如今的20.75億美元,整整升值了20.5億,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
爵士隊的新老板史密斯年僅40歲,是個事業有成的富商,他是猶他爵士的忠實球迷。 對于米勒家族,爵士隊當家球隊米切爾也公開表示,直言感謝他們讓他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1974年,新奧爾良市為自己的職業籃球球隊舉行了一場征名活動。 全市市民一共向活動組委會提供了6500多個名字。 最后有八個名字進入了“復試階段”:爵士、公爵、新月、飛行員、阿卡迪亞人、布魯斯、三角洲和騎士。 在經歷了一番激烈的討論后,球隊官員在1974年6月7日宣布新球隊的名字叫作新奧爾良爵士隊。 盡管爵士隊管理層于1981年決定把主場遷至猶他州的鹽湖城,球隊的新家并沒有“爵士樂”的傳統,但是這個名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 時間球隊名稱1974年至1980年新奧爾良爵士隊 (New Orleans Jazz)1980年至2015年猶他爵士隊(Utah Jazz)1974年至1980年1974年,新奧爾良爵士隊掏出615萬美元會費,成為NBA俱樂部的第18名成員。 隨后與老鷹隊交易,得到球隊的第一名球員:后衛皮特·馬拉維奇;在第一次選秀中挑走亞倫·詹姆斯。 然后再擴軍選秀中收集了一批聯盟老兵,開始了爵士隊的征程。 球隊首場比賽的首發陣容是EC·科爾曼、巴德·斯塔爾沃斯、沃爾特·貝拉米、斯圖·蘭茨和皮特·馬拉攜攜維奇,而管理層找來斯科蒂·羅伯特森做主教練1973-74賽季,爵士隊常規賽的成績為23勝59負,比中部賽區頭名華盛頓子彈隊要差37場勝利。 爵士隊的主場成績是20勝21負,但客場只有3勝38負。 其中一月份時,球隊戰績僅為5勝42負。 爵士隊的陣容在這個賽季都在動蕩之中,先后22人至少穿上過一次爵士球衣。 1975-76賽季,爵士隊以38勝44負的戰績飛速進步,比老鷹隊還多贏9場。 可是皮特·馬拉維奇在1975年底受傷,缺席20場,球隊不得不依賴于羅恩·比哈根、路易·尼爾森、亨利·畢比等人擔起得分重任,則成績一落千丈。 馬拉維奇歸隊后兇猛如舊,在1976年2月10日同金州勇士隊的比賽中獨領49分。 皮特·馬拉維奇入選最佳陣容,平均得分25.9僅次于鮑勃·麥卡杜(31.1)和卡里姆·阿卜杜爾·賈巴爾(27.7)。 1976-1977賽季,埃爾金·貝勒成為爵士隊的主教練。 1979年,爵士隊將主場搬遷到鹽湖城。 爵士隊在這個賽季的戰績為35勝47負。 球隊不太穩定,但馬拉維奇始終強勢,還伴隨著偶爾的恐怖爆發:2月25日,馬拉維奇拿下68分,爵士隊擊敗尼克斯隊,創造了球隊史上的個人得分紀錄,還第二次入選最佳陣容一隊,第三次參加全明星賽。 阿德里安·丹特利在當賽季罰球946次,中了813個,成為NBA歷史上第四節單賽季罰球得分突破800的球員。 1977-78賽季,爵士隊以39勝43負的成績在中部賽區只能排胡亂倒數第二,開賽到11月底球隊成績雖然有11勝10負,但12月卻是3勝10負。 1978年新年階段球隊卻拿下10連勝,但是在1978年1月31日,皮特·馬拉維奇在一次胯下傳球中弄傷膝蓋,球隊進攻火力驟減,馬拉維奇在剩下的比賽中只出場3次,從此魔力退散,而爵士隊之后只有11勝18負。 這賽季也不乏一些激動人心的個人秀:人稱“卡車”的萊昂納德·羅賓遜是球隊的新鮮戰力,在對太陽隊的比賽中拿下25板,隨后又在兩個月中7次籃板超過20,包括球隊紀錄27板;還以990個防守籃板,1288個總籃板和單場15.7個籃板球冠絕聯盟,成為球隊史上第一個賽季籃板超過1000的球員。 1978-79賽季,爵士隊的成績為26勝56負,全季客場僅有4場勝利,沒有一個月勝率超過50%,而且對任何一支球隊的戰績都不占上風(最好打成2比2)。 而爵士隊在季中把球隊最好的球員賣掉。 萊昂納德·羅賓遜被交易到了菲尼克斯太陽隊,換來后衛羅恩·李,前鋒馬蒂·拜恩斯,以及兩個首輪選秀權和一些現金。 但這個交易做的非常不合時宜,因為馬拉維奇一直受膝傷恢復期的困擾,缺席了賽季最后21場比賽。 不過從尼克斯找來的斯班瑟·海伍德,在爵士的34場比賽中平均得到24分和9.6個籃板。 在1978-79賽季末,爵士隊的老板作出決定:將球隊遷往苦寒之地猶他州,落戶鹽湖城,不過隊名仍然保持叫爵士隊。 1979-80賽季,爵士隊的教練變成了湯姆·尼薩爾克。 盡管這個賽季的成績只有24勝58負,球隊涌現出幾個重要名字的出現。 小前鋒阿德里安·丹特利,成為馬拉維奇的完美替代品,每場搶下全聯盟第三的28分,57.6%的命中率也創下球隊紀錄,不過爵士102.4分的平均得分卻在全聯盟墊底。 而馬拉維奇呢在有限的上場時間里,三分辯做伏線外15投10中,打了17場比賽后,在1980年1月17日,被球隊放棄進而轉會至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1980年至1985年1980-81賽季,爵士隊的球隊進攻火力依然需要加強,手握2號簽的爵士隊從路易斯維爾大學挑中了大學最佳球員達雷爾·格里菲斯。 隊中格里菲斯和丹特利兩人聯手每場拿下51.3分,但不幸的是這超過了球隊得分的一半——球隊攻擊力表現在數據上比1979-80賽季更差(平均101.2分),28勝54負的成績提高微弱,超過了中西部新軍達拉斯小牛隊。 1981-82賽季,球隊的戰績只有25勝57負,在8勝12負的開局后,雷登代替尼薩爾克成為主教練,并在這個位置上一直干到1988年。 這一年球隊經歷了三月無勝,18連敗,每場被人狂灌116.6分等一系列慘事,丹特利的平均30.3分,57%的投籃命中率也都于事無補。 1982-83賽季,爵士隊從佐治亞大學選來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后,轉手從老鷹換來約翰·德魯、弗里曼·威廉姆斯和一些錢。 約翰·德魯還沒來得及為球隊上場,就因為要參加戒毒療程而離隊兩個月。 在這個賽季,爵士隊的戰績僅為30勝52負,連續5個賽季輸球50場以上,僅比中西區火箭隊的14勝68負略好。 1982年12月4日,丹特利面對公牛隊拿下57分,這是當賽季的個人最高分,在爵士隊歷史上也是第三。 但僅僅22場比賽后,丹特利右腕韌帶撕裂,全季報銷。 1983-84賽季,爵士對在選秀會第一輪挑走了NBA史上著名的第六人,北卡州大的瑟爾·貝利,第三輪選擇了后衛鮑比·漢森。 在經歷九個失敗的賽季后,猶他爵士隊在第十個年頭終于迎來收獲,球隊中的7名主要球員上陣超過80場,最終以45勝37負的成績拿下中西區頭名,平均每場得分飆升到115分。 球隊12月成績達到11-2,并在當時的主場“鹽宮”拿下17連勝。 1984年1月4日,在對陣火箭的比賽中,丹特利29罰28中,追平威爾特·張伯倫在100分之戰創下的單場罰球命中數紀錄。 丹特利還成為聯盟史上第四位單賽季罰球命中超過800的球員:946罰813中都是聯盟紀錄。 爵士隊在個人榮譽上成為大贏家:丹特利再獲得分王(每場30.6分),格林獲搶斷王(每場2.65次)、伊頓獲蓋帽王(每場4.28次)、而格里菲斯36.1%的三分命中率為聯盟最高。 貝利入選新秀一隊,從腕傷恢復的丹特利獲的“最佳復出球員”,而弗蘭克·雷登更是當選了最佳教練。 但在季后賽中,爵士隊首輪經過5場大戰淘汰掘金隊后,在西區半決賽中負于太陽隊。 1984年,爵士隊在第16位順位選中約翰·斯托克頓。 在1984-84賽季,爵士隊隊中盡管有約翰·德魯被禁賽,丹特利的傷情反復缺陣三分之一賽季的情況,依舊以41勝41負殺入季后賽,但球隊還是在西部首輪擊敗火箭隊后,在第二輪負于掘金隊。 馬克·伊頓在這個賽季,創造了NBA單賽季蓋帽紀錄:總456次和平均單場5.56次,獲得最佳防守球員。 1985年至1990年猶他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球員雙雙到齊,13號新秀,卡爾·馬龍從路易斯安那工學院來到鹽湖城。 馬龍身高6尺9,體重256磅,NBA歷史上最強的大前鋒之一,善于高速奔跑,內線打法兇殘,是斯托克頓神鬼莫測的傳球技術最好的結合體。 1985-86賽季,爵士隊打得并不順利,大衛·格里菲斯骨折全年報銷,最終球隊戰績為42勝40負順利進入季后賽,但在季后賽第一輪中被小牛隊淘汰。 在這個賽季,丹特利每場拿下29.8分,卡爾·馬龍每場得到14.9分8.9個籃板,進入新秀一隊;另一件好事是,爵士隊第一位球星皮特·馬拉維奇進入名人堂。 1986-87賽季,球隊組建未來的步驟還沒有完成,當家球星阿德里安·丹特利和兩個第二輪選秀權被球隊交易到底特律活塞,換來凱利·特里普卡和肯特·本森。 在這個賽季,球隊的戰績達到44勝38負,位于西區第二,不過爵士隊在季后賽的首輪2比0領先的大好形勢下被金州勇士隊翻盤。 卡爾·馬龍每場貢獻21.7分順利接班,而斯托克頓也和里基·格林共享控衛一職。 1987-88賽季,爵士隊的建設已經很具規模,一批年輕而才華橫溢的球員占據首發陣容,盡管隊中的板凳還有點淺,但是球隊47勝35負的成績平了歷史最佳,雖然賽季初輸得有點多,但是在全明星后的11勝5負和5連勝收官足以彌補。 在1988年季后賽中首輪3比1淘汰波特蘭,但在第二輪經過七場大戰惜敗于洛杉磯湖人隊。 在這個賽季,卡爾·馬龍進軍全明星賽,平均每場的27.7分12.0個籃板都在聯盟前五之列;馬克·伊頓在五年內第二次蟬聯蓋帽王。 斯托克頓每場拿下13.8助攻(總1128次)刷新了聯盟紀錄,以微弱優勢壓倒活塞的老大伊賽亞·托馬斯(1123次)。 除了助攻,斯托克頓還有每場2.95次搶斷(聯盟第三)和57.4%的投籃命中率(聯盟第四)。 1988-89賽季,爵士隊在開賽17場以后,功勛教練雷登成為了球隊主席,教鞭交給了前公牛隊明星后衛、助理教練杰里·斯隆。 最終爵士隊在該賽季拿下51勝31負,第一次達到50勝,成了聯盟防守最強悍的隊伍,每個對手每場只能得99.7分,而在進攻方面,斯托克頓和馬龍的組合已經全速運轉。 在季后賽中,爵士隊卻在第一輪被克里斯·穆林和米奇·里奇蒙德帶領的金州勇士隊四場橫掃出局。 1989-1990賽季,爵士隊已經成為常規賽球隊的典型,盡管拿下55勝27負,主場36勝5負這樣史無前例的佳績,但是在季后賽第一輪就被太陽隊淘汰出局。 賽季末的疲軟已經成為爵士隊球員的通病,開賽7勝1負的球隊在最后12場比賽只贏了5場。 1989年11月份,爵士隊打出一場經典的防守,讓籃網隊只得到68分。 1990年1月27日,馬龍在密爾沃基雄鹿身上豪取61分,31分的平均得分仍居聯盟第二,再次入選最佳陣容一隊。 而斯托克頓平均單場助攻14.5次,刷新了個人創造的聯盟紀錄。 1990年至1995年1990-91賽季,爵士隊維持了36勝5負的聯盟主場最佳戰績,以54勝28負進入季后賽。 季后賽首輪,爵士隊再次遇到太陽隊,這次爵士3比1成功過關,但是在第二輪卻遭沉重打擊被開拓者隊淘汰出局。 但是隊中的球員斯托克頓1164次助攻(場均14.2)拿下助攻王,馬龍(29.0分,11.8籃板)入選最佳陣容第一隊。 此外,球隊離開了舊體育館鹽宮,搬入了三角中心球館。 1991-92賽季,爵士在新球館取得了37勝4負的戰績,全賽季的戰績為55勝27負,獲得中西區冠軍。 球隊也在季后賽也終于獲得突破,在連續越過快船隊和超音速隊兩關之后,第一次打入新區決賽,但沒能敵過波特蘭開拓者隊,以2比4的總分遺憾出局。 1992-93賽季,在四個50勝賽季之后,爵士隊稍微陷入低潮,這個賽季的戰績只有45勝37負,季后賽第一輪輸給超音速。 但隊中的馬龍和斯托克頓在全明星上攜手出演,結果雙雙獲得MVP。 馬龍還為球隊拿下了超過分和隊史最高的籃板球數;斯托克頓連續六年助攻王,助攻超過8000次;而伊頓的蓋帽超過3000,在1973-74賽季開始有蓋帽統計以后排名第二。 1993-94賽季,爵士隊取得53勝順利進入季后賽。 在季后賽中,爵士隊先是通過4場大戰擊敗馬刺隊。 然后在西區半決賽中碰到了剛剛創造黑八奇跡的丹佛掘金隊,還經過7場鏖戰,爵士隊第二次打入西區決賽。 但在西區決賽中爵士隊1比4敗陣。 隊中的約翰·斯托克頓連續第7年助攻王。 1994-95賽季,爵士隊飽含輝煌在常規賽中,球隊的戰績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60勝22負。 在圣誕節前后拿下客場15連勝,這在NBA歷史上排名第二。 全隊投籃命中率高居聯盟榜首,達到51.2%,七人的命中率超過50%。 1995年2月1日,約翰·斯托克頓成為NBA歷史助攻紀錄頭名(9922次),還八次蟬聯助攻王,平了鮑勃·庫西的紀錄。 而杰夫·霍納塞克在1994年11月23日對陣超音速隊時三分球8投8中刷新聯盟紀錄。 卡爾·馬龍和湯姆·錢伯斯先后成為分俱樂部的第19和第20名會員,約翰·斯托克頓超過馬克·伊頓成為球隊歷史上出場最多的球員,馬龍和斯托克頓同時入選全明星和最佳陣容一隊,馬龍在MVP評選中再次名列第三。 但爵士隊在季后賽第一輪,爵士以2比3的總分不敵衛冕冠軍火箭隊,在第一輪結束后就早早被淘汰出局。 1995年至1998年1995-96賽季,爵士隊以55勝27負結束賽季,并順利闖入季后賽。 第一輪爵士隊3-2擊敗開拓者隊;西區半決賽則歷經六場,爵士4-2拿下馬刺隊,5年來第三次打入西區決賽。 但在西區決賽中被超音速隊4-3的總分擋在總決賽門外。 1996年2月20日,約翰·斯托克頓再次創造歷史,超過莫里斯·奇克斯成為NBA歷史的搶斷王;卡爾·馬龍也在賽季結束后在歷史得分榜上升到第九;在卡爾·馬龍和斯托克頓一共的23個賽季中,各自只缺了4場比賽,這個賽季又是一個全勤賽季。 1996-97賽季,卡爾·馬龍和約翰·斯托克頓經過近10年的配合,終于在這個賽季達到巔峰。 爵士隊常規賽主場戰績為38勝3負,最后以64勝18負的總戰績,第一次以賽區第一的成績進入季后賽。 在西部他們相繼擊敗了快船隊、湖人隊和火箭隊,與東部冠軍公牛隊相會總決賽。 爵士隊在沒有主場優勢,最后以2比4結束首次總決賽 。 1996-97賽季,爵士隊擁有全聯盟最高的50.4%命中率和38場主場勝績。 卡爾·馬龍成為歷史上僅有的得到分,個籃板的五人之一。 而與約翰·斯托克頓的連續出賽紀錄分別達到467場和609場。 1997-1998賽季,當賽季他們在常規賽中62勝20負,再次奪得西部第一再入總決賽,在總決賽中再次被芝加哥公牛隊擊敗,無緣總冠軍頭銜。 在這個賽,35歲的約翰·斯托克頓經歷了季前的左膝手術,這位在過去13個賽季只缺陣4次的鐵人在1997-98賽季坐在場邊看完了球隊前18場比賽。 所以爵士隊在賽季初的開局只有5勝6負,是15年來的最差開局。 隨著斯托克頓歸來,加上卡爾·馬龍無可抵擋的內線威力,在余下的賽程中拿下51勝13負。 卡爾·馬龍在81場比賽中75次得分全隊最高,最終以每場27分名列聯盟第三,籃板球10.3個列第六。 三次獲得一周最佳,并在2月份以平均26.6分10.8個籃板,54.6%的命中率成為當月最佳球員。 1998年至2003年1998-99賽季,卡爾·馬龍在這個縮水賽季拿到個人第二座MVP ,每場有23.8分9.4個籃板的馬龍,入選第一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 爵士隊在該賽季的常規賽成績為37勝13負,順利殺入季后賽。 季后賽中,爵士隊在第二輪2比4被開拓者隊淘汰出局。 1999-00賽季,爵士隊中多了四張新面孔:昆西·劉易斯和斯科特·帕吉特都是首輪新秀,皮特·奇爾科特和奧爾登·波利尼斯則是聯盟老兵。 但在這個賽季,馬龍成為NBA歷史上第一個連續12個賽季得分超過2000的球員,超越邁克爾·喬丹成為NBA歷史的分榜的第三位。 爵士隊的常規賽戰績最終停在55勝27負,在中西區列頭名,球隊連續第17個賽季進入季后賽。 但在季后賽第二輪再次被開拓者隊淘汰出局。 在這個賽季,猶他爵士隊三分球命中率聯盟第三,投籃命中率第四,罰球命中率第九。 2000-01賽季,爵士隊開始整頓,杰夫·霍納塞克退役,霍華德·艾斯利轉會至達拉斯小牛隊,前鋒唐耶爾·馬紹爾加盟,球隊還加入了成名多年的老兵丹尼·曼寧和約翰·斯塔克斯。 在2001年3月,斯隆迎來了個人作為爵士教練組成員的第1000場勝利;馬龍創造8534次的聯盟罰球得分紀錄;斯托克頓參加比賽達到1330場,在歷史上僅次于酋長與天勾。 爵士隊最終以53勝29負結束常規賽后,在季后賽首輪迎戰小牛。 但在經過五場比賽后,爵士隊1-4不敵小牛隊,在1995年以后首次季后賽首輪被淘汰。 2001-2002賽季,約翰·斯托克頓的第18個賽季開始了 ,這是代表同一支球隊征戰賽季數的新紀錄,而來自俄羅斯的99年第一輪新秀安德烈·基里連科終于加入球隊。 新面孔還包括英國中鋒約翰·阿米奇和新秀杰隆·科林斯。 爵士開季成績只有6勝11負,19年以來最差。 最終爵士隊以44勝38負結束賽季,主場輸了16場,同樣是19年最多的一次,以老八身份進入季后賽(1986-87賽季以來最差),面對聯盟戰績最好的國王隊,激戰四場被淘汰。 這個賽季,馬龍書寫了21項新紀錄,包括得到第分;斯托克頓同樣有8項突破,包括次助攻和3000次搶斷,斯托克頓還成為第10位40歲以上的NBA球員,而且仍然是聯盟的精英球員,助攻,搶斷和命中率都排在聯盟前10位。 2002-03賽季,約翰·斯托克頓成為歷史上第7位超過41歲的球員,和馬克·杰克遜成了助攻總和達到次的歷史組合,后者助攻數成功破萬,排在歷史第二位。 約翰·斯托克頓的紀錄還在延續著:僅有的三人參賽超過1500場,歷史出場時間第五。 而馬龍籃板球歷史第七,得分突破,出賽突破1400,助攻突破5000,投籃超過次,命中超過次,上場時間超過分鐘。 最終爵士隊以47勝35負的成績進入季后賽,在季后賽首輪再次面對國王隊1比4被淘汰出局。 在爵士隊季后賽出局后,斯托克頓宣布退役,2004年11月22日,斯托克頓的球衣退役 ,以他命名的大道掛上牌子,其雕像也隨之落成。 2003年至2007年2003-04賽季,沒有了發動機二人組斯托克頓和馬龍,爵士隊進入該賽季時沒有什么特別的期待。 不過隨著新的球星例如安德烈·基里連科填補空白,爵士隊在賽季中始終保持了競爭力。 除了在一月份和二月份遭遇困難之外,爵士在賽季其余時間勝率都保持在50%或者50%以上,和丹佛掘金隊為了西部最后一個季后賽名額展開爭奪。 爵士最終僅以1個勝場的差距結束了連續21個賽季殺入季后賽的紀錄,以42勝40負在競爭激烈的中西部分區排名墊底。 2004-05賽季,爵士隊從克利夫蘭騎士隊簽下了自由球員卡洛斯·布澤爾。 布澤爾打得就像爵士所希望的那樣好,前三場比賽都在得分和籃板上領先全隊,爵士也在前7場比賽中贏下6場。 不過,在膝傷迫使安德烈·基里連科休戰之后,布澤爾以及爵士隊也開始陷入掙扎,球隊在12月遭遇3勝12負。 希望讓球隊恢復活力并且彌補球隊內線的空虛,爵士隊將卡洛斯·阿羅約送到底特律活塞隊,換來了6尺11寸的中鋒梅米特·奧庫。 但這筆交易沒能拯救這個賽季,因為基里連科復出的時候爵士已經滑落到分區墊底,最終以26勝56負結束了賽季。 2005-06賽季,爵士隊在2005年選秀大會首輪第3順位選中后衛德隆·威廉姆斯,而爵士隊繼續改組陣容,在賽季開始前重新迎回了格雷格·奧斯特塔格,而拉加·貝爾離開球隊簽約菲尼克斯太陽隊。 賽季開始后,卡洛斯·布澤爾缺席了大部分的比賽,因為恢復足部和腿筋的傷病缺席了賽季的前49場比賽。 失去布澤爾的情況下,爵士隊開局慢熱,前27場比賽只有11勝16負。 當布澤爾回歸之后,爵士依然在掙扎之中,因為球員們對于杰里·斯隆的執教風格并不滿意。 盡管賽季末期斯隆和球員們有這些問題,還有傷病的影響,球隊依然成為西部聯盟最強的球隊之一,最后10場比賽贏得7場。 但爵士隊仍然以3個勝場的差距無緣季后賽位置,以41勝41負結束賽季。 2006-07賽季,爵士隊再次崛起。 卡洛斯·布澤爾和德隆·威廉姆斯組成了強有力的組合,最終爵士隊以51勝31負的常規賽成績拿下了西北區頭名,闖入季后賽。 在季后賽連克火箭隊、勇士隊,一路殺入西部決賽,可惜在西部決賽以1-4的總分不敵最后獲得總冠軍的馬刺隊 。 2007年至2015年2007-08賽季,爵士隊在季后賽中再次與火箭隊首輪相遇,在火箭隊缺少姚明的情況下,再次讓火箭止步首輪。 但最終爵士隊在次輪被湖人隊淘汰。 2008-09賽季,爵士隊以西部第八的成績驚險晉級季后賽,但在首輪與湖人隊相遇,繼2007-08賽季季后賽次輪負于湖人后,再次以1比4的比分敗北慘遭淘汰。 2009-2010賽季,爵士隊以西部第五的成績連續第四個賽季殺入季后賽,首輪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4比2淘汰西區奪冠熱門掘金隊,但在次輪再度被苦主湖人隊以4比0的比分橫掃出局。 2010年休賽期,為抗衡保羅·加索爾領銜的湖人隊內線,爵士隊經理凱文·奧康納決定重組球隊,放走新“猶他雙煞”之一的卡洛斯·布澤爾,并換來明尼蘇達森林狼隊的內線核心:“新狼王”艾爾·杰弗森,球隊也因而走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 2011年2月11日,執教猶他爵士長達23年的功勛教練杰里·斯隆宣布辭去球隊主教練職務。 至此,創下全美職業聯賽執教單支球隊最長時間記錄的斯隆正式終結了在爵士隊的執教生涯。 同時,長時間幫助斯隆工作的助理教練菲爾·約翰遜同時宣布辭職。 球隊助理教練泰·科爾賓將接替斯隆,成為球隊執行主教練 。 2011年2月23日,爵士隊的球星德隆·威廉姆斯被交易至新澤西籃網隊,標志著新“猶他雙煞”全部離開爵士隊。 2013年夏季休賽期,艾爾·杰弗森、保羅·米爾薩普和莫·威廉姆斯等三大核心都因為合同到期離開了爵士隊。 但在2013年選秀大會選的球員能力不足,爵士隊只好通過交易和簽約能得到布蘭登·拉什、理查德·杰弗森、安德里斯·比德林斯、約翰·盧卡斯三世和迪安特·加雷特等經驗不足的球員。 在2013-2014賽季,爵士隊打得越來越差,最后以25勝57負排名西部倒數第一,再次無緣季后賽。 隨后爵士隊宣布不與主教練泰倫·科賓續約 。
直播